当前位置:首页 / 前稀释联合可调控超滤曲线及钠曲线模式与后稀释在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临床技术创新 | 更新时间:2019-04-09
|
前稀释联合可调控超滤曲线及钠曲线模式与后稀释在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广西医学 2019第41卷05期 页码:641-643

作者机构: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护理部

基金信息:【基金】广西贺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贺科攻120901、贺科攻1507020)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9.05.27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比较前稀释联合可调控超滤曲线及钠曲线模式与后稀释在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滤过时采用后稀释法补充置换液,超滤方式为均速超滤,钠浓度设置为140 mmol/L;观察组血液透析滤过时采用前稀释补充置换液,手工调整曲线超滤及钠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滤过器的凝血率、透析滤过过程肝素用量及透析滤过前后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血磷、血肌酐水平,以及患者舒适度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剂肝素用量及肝素追加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血液透析滤过器凝血率、低血压发生率、患者不舒适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透析滤过后两组患者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血磷、血肌酐水平均低于透析滤过前(P<0.05),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与后稀释及均速超滤比较,在血液透析滤过过程中,采用前稀释联合可调控超滤曲线及钠曲线模式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滤过器的凝血率及低血压发生率,减少抗凝剂的使用量,对中分子物质及肌酐清除率无影响。

1985

浏览量

696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