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专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更新时间:2020-07-24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广西医学 2020第42卷13期 页码:1702-1706

作者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基金信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343);广西科技计划(桂科AB20058002);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划(G201903027)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20.13.20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83例COVID-19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69例和重症组1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入院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相关临床特征与COVID-19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重症组的年龄大于轻症组(P<0.05),但两者的性别构成及基础疾病合并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轻症组(P<0.05),但两组其他症状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低于轻症组患者,D-二聚体、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AST、血尿素氮及降钙素原均高于轻症组(均P<0.05)。年龄、AST及CK-MB水平均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VID-19重症患者以老年人、男性为主。与轻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更常见,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低,D-二聚体、降钙素原较高,更易出现心肌、肾脏及肝脏损害。年龄、AST及CK-MB水平有助于识别重症患者。

2330

浏览量

681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