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应答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76例(76眼),根据术后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疗效较好组[40例(40眼)]和疗效较差组[36例(36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慢性疾病史、治疗前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MCT)、黄斑中心凹厚度(MFT)、视网膜平均厚度、视网膜容积、黄斑区血流密度、灌注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应答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治疗前logMAR视力、MCT、MFT、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区血流密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治疗前logMAR视力、黄斑区血流密度是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应答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为logit (P)=-2.843+0.054×年龄+0.478×治疗前logMAR视力+0.396×治疗前黄斑区血流密度。用于预测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应答反应时,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5.2%和81.4%。结论 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的年龄越大、治疗前logMAR视力越高、治疗前黄斑区血流密度越大,其对雷珠单抗治疗后的应答反应越差。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雷珠单抗治疗此类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