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
专家共识 | 更新时间:2015-05-04
|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

广西医学 2015第37卷02期 页码:160-162

作者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实验室; 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

基金信息:【基金】 广西留学回国人员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回0832009);广西医药卫生科研课题(Z2006019);广西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PT1238)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5.02.08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 对128例IBS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lg G抗体水平并分为0、+1、+2和+3级;根据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治疗8周,采用调查表评分系统对IBS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128例IBS患者中,至少有1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阳性112例,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P<0.05)。IBS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阳性率以蟹(84.4%)和虾(75.0%)较高。128例IBS患者中Ig G抗体阳性+2以上的患者82例,经剔除相应食物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6例(68.3%),症状有所改善16例(19.5%),无效10例(12.2%),总有效率为87.8%(72/82)。结论 根据IBS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水平,剔除相应食物,能有效地改善IBS的临床症状。

4642

浏览量

2711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