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乙型肝炎病毒新基因型I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
论著·基础研究 | 更新时间:2015-06-12
|
乙型肝炎病毒新基因型I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

广西医学 2014第36卷01期 页码:1-4

作者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基金信息:【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60326);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140003A-37)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4.01.01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新基因型I与肝脏疾病的关系,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采集97例慢性乙型肝炎、72例肝硬化、1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17例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标本,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BV DNA扩增和序列分析。用STAR软件和NCBI基因分型工具进行基因分型,分析HBV新基因型I及其他基因型在各类肝脏疾病中的比例。结果 共采集标本390份,HBV基因型I占5.90%,基因型A占0.77%,基因型B占32.05%,基因型C占61.03%,基因型G占0.26%;HBV基因型I在HBV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组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I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检出率与其他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I、C高病毒量率均高于基因型B(P<0.01)。基因型B在HBV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呈减少趋势(P<0.01);基因型C的检出率则呈增加趋势(P<0.01)。基因型I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度均高于基因型B,基因型C在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度均高于基因型B。结论 HBV新基因型I与肝脏疾病有关;基因型C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

3017

浏览量

1022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