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麻醉深度指数应用于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研究
临床研究 | 更新时间:2015-12-01
|
麻醉深度指数应用于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研究

广西医学 200729卷12期 页码:1866-1867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解放军第181医院麻醉科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指导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合理用药的可行性。方法 9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CSI预期值40~50;B组CSI预期值50~60,C组CSI预期值60~70。静脉推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合剂至预期的CSI值后开始手术。记录基础(T0)、诱导至预期CSI值时(T1)、手术开始(T2)、术毕(T3)、术后5min(T4)时HR、MAP、SpO2及体动反应、术后5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量。结果 A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大于B、C组(P<0.05);HR、MAP、SpO2在T2、T3时A组与B、C组及基础值比显著降低(P<0.05);C组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术毕5minOAA/S评分中A组清醒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 CSI能有效指导无痛人流手术中瑞芬太尼的合理用药量,减少并发症。

2516

浏览量

738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