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宫内窘迫胎儿出生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专家共识 | 更新时间:2015-06-24
|
宫内窘迫胎儿出生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广西医学 2014第36卷07期 页码:879-881

作者机构: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功能科;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新生儿科

基金信息:【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科研立项课题(20120318069)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4.07.06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宫内窘迫胎儿出生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有宫内窘迫史的106例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无窒息组30例、轻度窒息组46例、重度窒息组30例,另选无宫内窘迫史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作对照组,于生后24 h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心率变异性。结果 无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3项指标均低于无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P<0.05)。无窒息组全部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R-R间期标准的均值、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窒息组、轻度窒息组上述5项指标均高于重度窒息组(P<0.05)。结论 宫内窘迫胎儿出生后无窒息表现的新生儿HRV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而窒息新生儿HRV指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且窒息程度越重HRV指标越低。

3282

浏览量

1927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