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靶控输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专家共识 | 更新时间:2015-12-14
|
靶控输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广西医学 2015第37卷10期 页码:1403-1406

作者机构: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基金信息:【基金】肇庆市科技局科研计划项目(2013E1213)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5.10.08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全麻药物,给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采用Billin模式,A组、B组、C组使用舒芬太尼的剂量分别为2 μg/kg、2.4 μg/kg、2.8 μg/kg,3组均加入格拉司琼,背景剂量2 ml/h。比较3组术后4 h、8 h、24 h、48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2,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结果 A组总体VAS评分高于B、C两组(P<0.05),但B组及C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A组总体Ramsay镇静评分低于B、C两组(P<0.05),但B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Ramsay镇静评分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Ramsay镇静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C组各时间点的HR、RR、MAP及SpO2均低于A组及B组,但3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R、MAP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但RR、SPO2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P>0.05)。3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A组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2.4 μg/kg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并可产生持续、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

2942

浏览量

913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