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专家共识 | 更新时间:2016-10-25
|
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广西医学 2016第38卷10期 页码:1359-1362

作者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学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

基金信息:【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FB162)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6.10.06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3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其中140例行血液透析(HD),180例行腹膜透析(PD),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及菌群种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PD组患者透析后感染发生率为8.89%(16/180),低于HD组患者的46.42%(65/140,P<0.05);PD患者及HD患者感染发生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以腹膜炎最常见(43.75%),HD患者以血管通路感染最常见(50.76%);两种透析方式患者常见感染菌群均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红蛋白<10 g/dl、血清白蛋白<3 g/dl、HD以及透析不充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D患者感染发生概率高于PD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是两者感染常见的菌群,但需警惕革兰阴性杆菌。开始透析前建立内瘘或PD置管以及加强患者营养均可减少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后感染的发生。

2912

浏览量

951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